新闻动态

在中国,退休金月入一万,属于什么级别?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?_养老金_年金_制度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1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她退休那天,发了条朋友圈。

配图是单位门口留影,一身整整齐齐的西装,笑得很温和。配文只有一句话:

“从此以后,月入过万,岁月静好。”

评论区炸了。

有人说:“羡慕!我爸一个月才170……”

有人说:“你这叫退休?这叫升级成人生VIP。”

还有人问:“啥工作啊?我也想干一辈子。”

她没回。估计是忙着收拾办公室、参加送别宴、签字办手续了吧。

但那一刻,评论区像极了一个“退休金鄙视链”现场。

一万块,真不是谁都能拿的

先上答案。

展开剩余81%

在中国,能拿到一万块退休金的,属于什么级别?——顶级玩家。

数据不会说谎:全国养老金领取者中,月入过万的,不到0.61%。换句话说,100个人里,99个都达不到。就这还算“全国平均”。你要是放到四五线城市,那叫一个稀有物种。

这是一种什么概念?

有点像:

别人退休是“离岗”; 她们退休是“解锁第二人生”。

街坊邻居买菜讲价,她们在小红书上种草“养生度假村”;

你在计算鸡蛋是不是涨了两毛,她们在纠结巴厘岛和北海道哪个温泉舒服。

同是退休,活得不在一个频道。

钱从哪儿来?不是天上掉的

很多人以为,退休金是单位发的,是国家给的,是“自然到龄就能拿的东西”。

错。

退休金=你年轻时的所有努力+制度的眷顾+命运的偏爱。

说白了,想月入一万,你得满足以下条件:

高学历、高职称、高岗位; 工龄长,缴费年限40年以上; 工资高,缴费基数高; 有企业年金、职业年金甚至补充养老保险; 最好再赶上好单位,比如政府、事业单位、大型央企。

你看,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是一整个系统工程。

不是“混到退休”就有钱拿,是“拼到退休”才可能月入万。

现实很骨感,大多数人别幻想了

根据数据,全国3亿养老金领取者,能拿到4000元以上的,不到30%。而5000元以上,已经进入前10%。一万块?那是前0.61%的“塔尖”。

还有更扎心的:

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者,平均每月170元。

你没看错,是170,不是1700。

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,基础养老金也就1000-2000左右。

企业退休人员平均2900元,机关事业单位稍微高点,4000多。

所以,别再幻想“我以后退休也能月入一万”了。

你得先问自己几个问题:

你交社保交了多少年? 缴费基数是多少? 单位有没有企业年金? 有没有补充养老方案?

如果这些都没有……

对不起,你可能连“稳坐四条腿凳子”的资格都没有。

一场马拉松,不公平,但得继续跑

很多年轻人现在才意识到,所谓“退休金”,其实是一个漫长的储蓄过程。而不是“到点就发钱”的福利。

更像一场长跑。

有人穿着钉鞋、配备能量棒,从一开始就跑在前头;

有人赤脚上阵,连水都买不起一瓶。

你说这公平吗?不公平。

但你不跑,就只能被生活拖着走。

你不提前规划,就只能在65岁那年,捧着170块养老金,问自己:

“这点钱,能活几天?”

靠制度,不如靠自己

有人说,国家应该提高养老金,制度应该更公平。对,没错。

但制度的优化是缓慢的,是系统性的,是“为大多数人兜底”的。

不是为你一个人锦上添花的。

所以,年轻人该干嘛?

别等。

现在就是你“构建养老金第二曲线”的关键期。

能补缴年金就补; 能理财就别摆烂; 能攒钱就别花光光; 能学点财商知识,就别只刷短视频。

这不是“焦虑贩卖”,这是“现实教育”。

现在不学会储蓄,未来就学会心酸。

写在最后

月入一万的退休金,是少数人的风景。是“过去几十年高薪高岗+制度红利”的结果。

但对大多数人来说,退休是一场长期抗战。

没有统一起跑线,也没有公平终点。

有的人,退而不休,是为了爱好、为了自由;

有的人,退而兼职,是为了生计、为了还房贷。

你是哪一种?

说到底,人生的下半场,拼的是年轻时的“储备力”。

不是“你退休能拿多少钱”,而是“你有没有提前准备”。

别让未来的自己,沦为现在的懒惰的受害者。

别到老了,才发现:

“真正的自由,从来不是退休给的,是自己攒的。”

发布于:江苏省